犹记去年春天把娜娜收入乐培帐下的那份欣喜。一个在乐培竞争对手工作的实力派姑娘,英语流利,有充足的少儿英语教学经验,做事主动性强,很符合美国家庭的选择标准。不出意外,娜娜短时间内入库,匹配,顺利踏上了赴美互惠之路。但落地家庭仅一个月,她竟面临重新匹配。时隔大半年,在即将结束项目之际,再回想起这段历程,娜娜感言颇多。
在中国互惠生候选人里,娜娜的条件无疑是很出挑的。她在连线活动一开始也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在申请材料方面的经验:用心准备,从给家庭的信,照片,到视频,都要体现对孩子的热爱。在知名英语机构任教的她利用自身工作环境的条件,积聚了大量和儿童相处的经验。互惠必须的驾照她也不缺,但是,有个中国姑娘普遍面临的问题,就是实际开车的经验比较少。这就为她后面的埋下了伏笔。
大城市长大的娜娜理想的互惠家庭是住在美国的小城镇里,而这样一个家庭,居然就在她入库后不久出现了。和家妈聊了两次,感觉不错,娜娜就欣欣然地接受了家庭的offer。关于对开车的要求,她并未和家庭深入了解。直到落地第二天,家妈给她一辆车,让她单独开出去办事,而她硬着头皮上路,开得手心都是汗时,她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
事实上大部分家庭都会给互惠生一个适应期,但这个家庭是个例外。家妈需要一个能马上开车带她的孩子们去上学和课外活动的互惠生。因为娜娜达不到这个期待值,她的地位岌岌可危。孩子们因为娜娜开车紧张而不信任她,也给她很大压力。仅仅过了一个月,娜娜就收到重新匹配的通知。
柳暗花明
和所有的互惠生一样,娜娜最初听到重匹的消息也是惶惶然,担心两周内找不到合适的家庭。冷静下来之后,她迅速调整状态,向CC(community counselor)表示自己要“try my best”配合协会,面试新的家庭。她用积极的态度获得了CC最大程度的支持。不得不说这也是娜娜幸运的地方,遇到一位非常尽职的CC。短短几天,她就帮娜娜联系了数个家庭。其中有个家庭,小孩子们和娜娜视频时表现活泼,愿意分享他们的快乐,也认同娜娜的优点。于是,娜娜就成为他们的互惠生,一直到现在。
娜娜很感激现在的家妈把她当成家庭的一个成员,尊重和理解她。家里的三个孩子都喜欢和娜娜玩,让她重拾自信。大半年的相处下来,一家人精彩故事多多,包括圣诞老人的惊喜登门和上了当地报纸头条等。
回顾这个逆转,娜娜给后来人如下忠告: 在和家庭确认匹配之前,一定要把“能与不能”说清楚,这样后面工作才能更完善。比如开车,或给家庭做饭的问题。
另外,遇到重匹也不要怕,需要和CC统一阵线,用最佳状态迎接新的家庭。态度决定一切!
娜娜的互惠项目即将进入尾声。她用“非常值得”来总结自己的感受。这一年对她来说是人生转折点。她变得更独立,学到了更多为人处事的经验,结交了不同国家的朋友。闯美记还要继续。“娜”样年华,等你书写!